凡在澳洲的大building里上班的,隔三岔五地就得参加一些消防演习以未雨绸缪。
这不,今天是我暂调到新office的第三天,就不得不顶替原来的fire-warden(找不到特别合适的中文,硬要翻就是“消防管理员”)去开消防会议。
会议是有关马上进行的一场Fire Drill(消防演习)。开过会才clear了不少本来糊里糊涂的事情。比如说,warden都有个类似建筑工地上的头盔式的帽子,原来不同颜色的头盔代表着不同的职责——绿色是有First Aid(急救)资格的人戴的;红色是给普通warden的;黄色是给Floor-warden,也就是管理整个楼面的warden;白色是chief-warden,也就是所谓的主管才戴的。
另外,以前演习时,我们只管跟着warden往外撤,我还以为warden的任务就是熟悉撤退路径,一听到警报响就带着大家往外跑。其实,warden必须根据指令实施撤退,因为如果各楼层一同往外冲必然会被堵塞在楼道里。所以,各楼层的floor-warden都会在警报响起前/或同时收到总指挥的电话,部署撤退方案,然后再带领大家有条不紊地从不同方向的消防楼道(电梯在紧急情况时是禁止使用的)撤离,warden还要保证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并及时汇报行动不便人员(如孕妇,残疾人士)的人数。反正,各个细节都被考虑进去了。
正式演习开始。先是广播响起,通知演习开始,发现火警,要求大家准备撤离。随后,各楼层的警报按序依次响起,头戴各色头盔的warden们出现,指挥大家从两个消防楼梯分头撤离。于是,大家拿起随身小包/钱包就跟着大部队走。走到大楼外面后,会继续由warden带领到指定的附近开阔地带,然后大家原地待命。警报解除后,warden会示意大家回到工作岗位。
我们这次演习据说很顺利,撤离时间一共只用了7分钟,正好是新州演习时的平均撤离时间。
我想,是在美国911事件后,这样的演习开始越来越被重视的吧。还是不希望这样的紧急状况真的发生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