悉尼生活的点点滴滴......

2007年2月10日星期六

[转贴]在悉尼打工

其实这是一个很大也很有趣的话题。分两部分讲吧。

1,找正式工

刚来悉尼的时候就开始想找一个会计工作,因为我是财大会计本科毕业,工作6年,CPA,于是在Burwood报了skillmax开始恶投会计工作,从casher, accountants, payroll,只要报上,网上,有看到就去投。当然还找了很多中介。象Hays这种比较有名的,救世军,mission australia,注册的大小十家吧,遗憾的是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收到。后来几个中介点拨我,象我这种情况,没有本地学历、本地经验,好职位拿不到(比如大公司的accountant);那么小职位呢,你还要和TAFE生竞争,年龄和性别就成了劣势(不才30,男)。

于是就听从教诲,到悉尼华人中介聚居的sussex街,找华人中介尝试。和华人中介打了几周的交道后,我从心里恶心这群家伙。
华人中介的普遍作法是一个职位反复登广告,比如一个会计文员,他手上可能有几百个这样的简历,但是他还会登报纸招聘。为什么呢?因为华人中介是赚应聘人的钱,而不像西人中介是赚雇主的钱。比如你看到以上的会计文员职位,要申请,中介会要你叫50澳元的会员费,但号称永久会费(也是花样,下文分解)。起初他会给你介绍一些工作,但是很少是你想要的office工作,都是一些takeaway,labour工,雇主都是华人,工资8-10元,10元是好的,12元的话还会向你炫耀一番,因为是他的努力才争取到的。而且这些工作大多数是比较偏远,交通不便的地区。我就领教了这些同胞的伎俩,当我拒绝一些乱七八糟的应聘后,就没有了他们的消息,这就是他们的永久入会服务。

关于会计工,因为我是会计,所以还要多说几句。这里的同胞都是深谙欺诈之道,利用国人新来乍到,或者小留学生不谙世事,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,最需要工作的时候赚他们的钱,而且是昧心钱。我的那个中介就曾自豪地说,他不是最黑心的,有的中介和会计师(华人)串通一气,贴广告招会计实习,然后收应聘人500到900,然后让他白干两周到四周,然后就给份推荐信。简直把我的肺气炸了,且不说两周的工作有什么推荐的价值,就说中国人贱,但是再贱也不至于贱到白干都不要,还要倒贴钱吧。从此我不再对这批华人抱任何幻想,他们是在用长期被虐待后形成的变态心态来虐待同胞的人。

当然,我的几百份简历中,也有一份会计的面试,是华人公司,面试后感觉不错,但是没成,一打听招了个中年妇女,TAFE毕业后作AR,AP两年(澳洲),最要命的是这份工作的年薪是3万。这样的工作得到了又如何呢?于是我放弃了找会计工作,专心读书,同时在外国人圈子里找零工。

2,打零工

上回讲到找正式工作的失败使我暂时放弃了应聘会计工作,为了生活家计,开始尝试零工。我的主要目标是waiter。
说起这个,还是很有趣的。记得刚到Melbourne的时候,一个朋友介绍到Malven Shopping Centre的一家咖啡店作kitchen hand(就是洗碗)。因为老板是上海人,工资虽然不高,但是人还客气,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迷上了咖啡。老板和我差不多年纪,也愿意教我做意式咖啡,而且很正宗(上过课的那种)。于是我每天自己煮咖啡给自己,直到四周后我觉得我能作一杯好cup后,我辞了工。也就在这时候,在Malvern的另一家restaurant给了我一次试工的机会,那是一家A La Carte意式小饭店叫Cafe 21,那天晚上的工作是事先就说明没有报酬的,但是我仍然去了,事后证明我作了一个正确的决定。那天晚上,我工作了将近三个小时,老板尽管一眼看出来我没有做过A la Carte的waiter,但是仍然教了我不少工作技能。关键是他的一句话让我下了决心,他说一个好的waiter在全世界都能找得到工作。

带着这句话,我一周后到了悉尼。在悉尼尽管找会计工处处碰壁,但是两周后,我找到了一份waiter的工作,工资比12块高,当然老板不是中国人。这着实让我十分振奋。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,在我游走centerlink、各个职介中介的过程中,我都是带着两份简历,一份会计,一份waiter,有会计递会计,有waiter递waiter,在Mission Australia,我得到一份waiter的面试,面试既简单又直接,就是“做给我看”。我的面试就是3天后在一个200人的wedding里工作一个晚上。为了得到这个工作,我赶紧到附近的图书馆借了一本waiter's handbook,苦读了三天,事后证明我又做对了。因为在澳大利亚,即便是一个waiter也是有严格的标准和等级的,对每个等级都是有详细的定义和解释,不是我想像的“端盘子”那么简单。那天晚上,我得到了120块,是我在Melbourne三天的收入,我乐坏了。

就这样,我开始了我在澳洲的职业生涯,不要笑,确实是职业,因为我周围没有一个中国人,都是澳洲人或欧洲人,没有一个认为自己的工作下贱,而是把它看成真正的工作。也就是和这些澳洲人打了一段交道后,我开始喜欢澳洲了。

首先,澳洲人是喜形于色的,因为他们会直接告诉你喜欢或不喜欢你,如果你干得好,会毫不吝啬对你赞扬,反之,也是毫不客气。

其次,澳洲人决不是懒惰的族群,他们甚至比中国人都拼命。我周围的人除了学生,每个人都至少有两份工作,白天一份,晚上一份,他们基本没有休息天。那些觉得澳洲人懒的人如果看到27岁的金发女子背着两米长的桌子小步快跑,你就不会这样想了,而这个人的正式工作是歌剧演员。

第三,澳洲人是视工作如生命的。但是他们又很直接,我就被至少两个人说“你使我的工作减少了”。因为我比他们更拼命,我得到了所有的工时。可是有趣的是,我和他们都成了朋友,甚至他们推荐我,是我得到了第二份工作。
所以我的体会就是,不要觉得类似waiter这样的工作很简单,在这里,专业是工作的前提,不是凭想像,凭小聪明就能做的。打个比方,你要做个搬运工,你也要体现出专业,装箱应该怎么装,捆扎应该怎样,装应如何,卸又该如何。总之每个职业都有他的定义和规范,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,甚至不屑知道的,所以难怪我们难找工作,只能在中国人圈子打转了。
另外,不要忘记图书馆,你可以在附近的社区图书馆找到几乎你想要的各种信息,比如怎么烧牛排,怎么自己装修你的家,如何写简历,你可以免费上网,免费看当天报纸,甚至中文报纸。总之,只要你想知道的,你都能在公开的渠道得到帮助,而且基本都是免费的,不用托人,陪笑脸。

写了这么多,我想告诉大家的是,如果你到了澳大利亚,就尝试你想做的事,只要你努力,就会有回报。
找工作是一个痛苦,漫长而又必须经历的过程,但是如果你度过了这个过程,你会发现澳洲是美丽的。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我因此会做一辈子waiter,我还要做回会计,我是说,我看到了希望。
对于中国人,还有一点是我们从未经历和体会的,那就是自由,因为文学水平有限,我无法描述这种感觉,因为我也只是刚刚开始体会这种感受。
只有到了国外,才能体会世界有多大,原先的自己是多么狭隘,生活的含义决不只是工资,房子,生活的含义有很多;才会真正体会,依靠自己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,才能体会自由的真正含义。

(摘自Australia Chinese News Weekly)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