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朋友聊天,她感叹做贷款agent的老公最近忙得天昏地暗,天天不到夜里9点半,是不会进家门的。从春节到现在,已经十几个case积压下来了,新的咨询还源源不断!
贷款行业的行情往往是房产市场的风向标,记得两年多前的现在,这位朋友差点就不得不“放弃”主妇的位子外出寻工,而当时悉尼房产业刚刚从高位着陆,那些被各种房产投资讲座冲昏了头脑的人,一冲进去就被牢牢套住。
而现在,当大多数人仍谈“房”色变的时候,风向却有点转了。一边是不断有房东付不出贷款,贷款机构来收房,租户收到法令限时搬出;或者是自住业主负担不起还款,房子被银行拍卖;一边是租金节节升高,一套poor house in good location仍然会有十个租客竞价争租。市场似乎处在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论的阶段。
中国人的传统里“安居”一直是排在首位的大事,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买了房子之后,才真正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地方安定下来。因为租房的话,房子是别人的,在墙上钉幅画也要征得房东同意,还要担心何时涨租或者必须搬走之类的问题。
而很多澳洲本地人对此是不以为然的,他们认为租房自有租房的好处——flexible,可以随时搬到自己喜欢的地方,很多人也没打算在悉尼呆一辈子,而房租也往往只是mortgage repayment的几分之一(按贷80%算)。
看看现实中的例子吧:
我的同事Denise,五十多岁了,和男友一起租住一套2 bedroom apartment,离单位车程5分钟,步行20分钟。房租200澳元一周,她一个人的工资付掉所有开销后还可以剩一半!这不,去年又买了辆Holden的新车。Denise也曾经是“地主”,但前夫的欠债使她不得不重新租房,不过她倒认为没有mortgage的日子更加逍遥。
还是我同事,Shob,拥有一套投资房,租金刚好Cover房子自己的所有开销,另有一套自住房。Shob算是管理level的,年薪有8万澳元朝上,但一双子女每两周的Childcare就要去掉900刀!最近因为她老公生意失利暂时没有收入,于是还自住房的贷款变成了问题,很可能不得不卖掉自住房而搬到用于出租的Unit里去。
而我自己,工资和投资房的出租收入刚够还两套房子贷款。每两周发工资的时候,就看着money从账户里飘过一下就去供房款了!如果没额外收入的话,只能老老实实等上将近30年才能享受100%自有房的感觉。但谁又能担保自己不被location和condition更好的房子诱惑,而去背更多的债呢!
从租房,到房奴,到彻底的自由(尽管现在有点遥远),我想这也是每个新移民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吧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